風濕性心臟病目前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心臟病之一,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導,在2015年風濕性心臟病仍影響全世界3千多萬人,並造成每年近32萬人死亡。特別在發展中國家如部分東南亞及非洲國家仍為最重要的心臟病死因,台灣由於公共衛生及醫療的進步,風濕熱已大幅減少,然而根據筆者使用台灣健保資料的研究顯示,目前在台灣接受二尖瓣膜手術的病人中仍有10%是因風濕性心臟病造成的(2020)。風濕性心臟病的成因主要是在小時候因感染鏈球菌而得到風濕熱,之後因自體免疫力的不正常反應,造成心臟瓣膜受到破壞,其中最常見的是造成二尖瓣膜狹窄,自體免疫攻擊反應造成二尖瓣組織發炎,瓣葉增厚,開口變小,因此血液無法順利的經過瓣膜往前運送,最後造成心臟衰竭,心律不整 (心房顫動),不經過適當治療有可能造成死亡。臨床最常見症狀為呼吸困難,咳血和咳嗽。此外胸痛、心悸、頭昏和倦怠也為常見症狀,部分病人因心律不整會造成中風。
風濕性心臟病的治療:
由於病程緩慢,在疾病開始時心臟衰竭藥物治療仍可以有效控症狀,然而如同大部份的心臟瓣膜疾病,因為是結構性問題,藥物治療只能治標不治本。因此導管介入及外科手術治療仍是對重度患者最後一線且有效的治療方式。根據歐洲及美國心臟科學會治療指引,只要符合重度二尖瓣狹窄(二尖瓣開口面積小於1.5平方公分)就需考慮治療(無症狀病人如果有新的心律不整,肺壓高,高血栓風險等也建議治療),而因爲低侵襲性,目前經導管二尖瓣氣球擴張術是治療的第一選擇,也就是藉由氣球擴張的方式將已狹窄的瓣膜作物理性的破壞來擴大開口。而在適當的病人選擇條件下,可以達到相當有效的結果。但如果鈣化嚴重,已有心房血栓的病人(在精密的檢查下相當常見),或是瓣膜除了狹窄之外已經有逆流的狀況就不適合執行,而需要外科手術。
風濕性心臟病的手術治療考量:
1. 二尖瓣修補或置換手術
目前國際治療指引(AHA,ESC)針對二尖瓣逆流的手術建議原則為修補優於置換,然而針對風濕性心臟病所造成的二尖瓣狹窄的手術選擇並沒有定論,主要在於對修補的長期耐用性仍有疑慮。筆者研究團隊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來比較風濕性心臟病進行二尖瓣修補或置換手術之長期結果,研究獲得美國胸心血管外科醫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肯定發表,研究結果顯示修補和置換無論短期住院死亡率或長期追蹤存活率均無明顯差異,然而在風濕性心臟病行二尖瓣修補相對於置換有較高的再手術風險,因此不同於其它二尖瓣疾病手術原則,我們建議在風濕性心臟病行二尖瓣置換術耐用度較佳。
2. 二尖瓣膜置換的選擇
在研究結果顯示風濕性心臟病行二尖瓣置換術為較佳的選擇後,我們進一步分析二尖瓣置換選擇,研究結果在65歲以下病人使用金屬機械瓣膜,因耐用性佳,再手術風險低,因此長期存活較好。因此我們建議在這個相對年輕的瓣膜疾病族群,年紀65歲以下,如果沒有抗凝血劑使用禁忌症,建議選擇機械性瓣膜進行二尖瓣置換手術,本研究再次獲得研究獲得美國胸心血管外科醫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肯定發表,而建議年紀切點也和今年美國心臟學會瓣膜治療指引相同。然而在經導管瓣中瓣置入技術的不斷進步下,未來再次手術的風險可能改善下降,因此65歲以下的病人如果不願意終身使用抗凝血劑,耐久性的生物瓣膜也是生活品質較佳的替代選擇。
3. 心房顫動及三尖瓣逆流的合併處理
在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人因心房擴大,在需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病人中,近7成的病人已有心房顫動,而心房顫動常會形成左心耳血栓並造成中風,因此建議在二尖瓣手術中同時治療,進行左心耳關閉術併心律不整電燒手術,根據新英格蘭期刊在2021年最新臨床試驗,對於有心房顫動病史的病人,心臟手術時合併左心耳關閉術有助於降低未來發生中風或血栓風險,而過去文獻以及我們團隊的研究結果也支持在瓣膜手術合併進行心律不整電燒手術有助於降低未來發生中風及死亡。
在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人常會因肺高壓而造成右心擴大併三尖瓣逆流,根據新英格蘭期刊在2021年最新臨床試驗結果,即使中度或輕度逆流併三尖瓣環擴大,同時在術中合併三尖瓣修補可有效避免未來三尖瓣逆流的惡化,而同時作三尖瓣修補所增加的額外手術時間短,因此目前國際治療指引多建議積極治療。
瓣膜疾病的治療複雜而專精,需要完整的醫療團隊評估及治療,建議病人多和專科醫師討論來決定治療方向。
返回列表風濕性心臟病的治療:
由於病程緩慢,在疾病開始時心臟衰竭藥物治療仍可以有效控症狀,然而如同大部份的心臟瓣膜疾病,因為是結構性問題,藥物治療只能治標不治本。因此導管介入及外科手術治療仍是對重度患者最後一線且有效的治療方式。根據歐洲及美國心臟科學會治療指引,只要符合重度二尖瓣狹窄(二尖瓣開口面積小於1.5平方公分)就需考慮治療(無症狀病人如果有新的心律不整,肺壓高,高血栓風險等也建議治療),而因爲低侵襲性,目前經導管二尖瓣氣球擴張術是治療的第一選擇,也就是藉由氣球擴張的方式將已狹窄的瓣膜作物理性的破壞來擴大開口。而在適當的病人選擇條件下,可以達到相當有效的結果。但如果鈣化嚴重,已有心房血栓的病人(在精密的檢查下相當常見),或是瓣膜除了狹窄之外已經有逆流的狀況就不適合執行,而需要外科手術。
風濕性心臟病的手術治療考量:
1. 二尖瓣修補或置換手術
目前國際治療指引(AHA,ESC)針對二尖瓣逆流的手術建議原則為修補優於置換,然而針對風濕性心臟病所造成的二尖瓣狹窄的手術選擇並沒有定論,主要在於對修補的長期耐用性仍有疑慮。筆者研究團隊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來比較風濕性心臟病進行二尖瓣修補或置換手術之長期結果,研究獲得美國胸心血管外科醫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肯定發表,研究結果顯示修補和置換無論短期住院死亡率或長期追蹤存活率均無明顯差異,然而在風濕性心臟病行二尖瓣修補相對於置換有較高的再手術風險,因此不同於其它二尖瓣疾病手術原則,我們建議在風濕性心臟病行二尖瓣置換術耐用度較佳。
2. 二尖瓣膜置換的選擇
在研究結果顯示風濕性心臟病行二尖瓣置換術為較佳的選擇後,我們進一步分析二尖瓣置換選擇,研究結果在65歲以下病人使用金屬機械瓣膜,因耐用性佳,再手術風險低,因此長期存活較好。因此我們建議在這個相對年輕的瓣膜疾病族群,年紀65歲以下,如果沒有抗凝血劑使用禁忌症,建議選擇機械性瓣膜進行二尖瓣置換手術,本研究再次獲得研究獲得美國胸心血管外科醫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肯定發表,而建議年紀切點也和今年美國心臟學會瓣膜治療指引相同。然而在經導管瓣中瓣置入技術的不斷進步下,未來再次手術的風險可能改善下降,因此65歲以下的病人如果不願意終身使用抗凝血劑,耐久性的生物瓣膜也是生活品質較佳的替代選擇。
3. 心房顫動及三尖瓣逆流的合併處理
在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人因心房擴大,在需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病人中,近7成的病人已有心房顫動,而心房顫動常會形成左心耳血栓並造成中風,因此建議在二尖瓣手術中同時治療,進行左心耳關閉術併心律不整電燒手術,根據新英格蘭期刊在2021年最新臨床試驗,對於有心房顫動病史的病人,心臟手術時合併左心耳關閉術有助於降低未來發生中風或血栓風險,而過去文獻以及我們團隊的研究結果也支持在瓣膜手術合併進行心律不整電燒手術有助於降低未來發生中風及死亡。
在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人常會因肺高壓而造成右心擴大併三尖瓣逆流,根據新英格蘭期刊在2021年最新臨床試驗結果,即使中度或輕度逆流併三尖瓣環擴大,同時在術中合併三尖瓣修補可有效避免未來三尖瓣逆流的惡化,而同時作三尖瓣修補所增加的額外手術時間短,因此目前國際治療指引多建議積極治療。
瓣膜疾病的治療複雜而專精,需要完整的醫療團隊評估及治療,建議病人多和專科醫師討論來決定治療方向。